【布拉格时报】万吉尔:让蒙特利尔与上海的“友谊之花”绽放,让人与植物的联系更紧密,是此生最想做的事 | 老外讲故事·海外员工看中国㊶

继去年《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百集融媒体产品,境内外播放量突破16亿之后,“老外讲故事”迎来第二季——《海外员工看中国》。 100位不同国度的海外员工,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讲述自己在中国央企和上海企业海外分公司的见闻,讲述他们眼中的中国。 第41期邀请的是来自加拿大的万吉尔,他为辰山植物园工作。 《老外讲故事·海外员工看中国》第41期 姓名:万吉尔 国籍:加拿大 职业:辰山植物园顾问 退休后,世界各国多座植物园向他抛出“绣球”,他最终选择了上海;身为辰山植物园顾问,哪里脏,他往哪里钻,为上海筛选能够修复生态环境的植物……他就是上海首位“洋园长”——加拿大人万吉尔。从2014年到2020年,他将退休后6年多的“黄金时间”都献给了上海,只为了上海和蒙特利尔两座城市间沉甸甸的友谊。 深受中国文化吸引 远在加拿大的万吉尔,和上海是如何结缘的?这要归功于两城“友谊之花”的绽放。退休前,万吉尔是加拿大蒙特利尔植物园园长,“园龄”长达30年。蒙特利尔植物园在业界享有盛名,规模仅次于英国皇家植物园。1980年,蒙特利尔举办世界花卉博览会,上海参展时带去的中国盆景大受欢迎,最终盆景被留在了蒙特利尔植物园。借此契机,1985年,上海和蒙特利尔结为姐妹城市,两座城市的交流合作更为频繁。 1991年,一座具有明代园林风格的“梦湖园”在蒙特利尔植物园内拔地而起,谐音“蒙沪”,象征着姐妹城市之间的友谊。每年中秋,梦湖园都会举办灯会,上千盏花灯大部分是在上海手工制作的,花灯的点燃不仅慰藉了海外华人的思乡之情,也让万吉尔和各国游客为灿烂的中国文化所深深吸引。 2014年,退休后的万吉尔听从内心召唤,来到辰山植物园担任顾问。“这是一项殊荣,因为辰山植物园是一座世界级的植物园,和我共事的同事和朋友们都非常出色。”他说。 为上海筛选修复生态的植物 在辰山,万吉尔领衔的国际团队主要进行植物生态修复的研究,希望筛选、培育及储备耐受污染环境,能大量富集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等有害物质的植物,今后用于在上海建造人工湿地,消除河道黑臭,洁净河流废水。 为此,辰山植物园特地辟出上千平方米的自然试验场,模拟遭到轻度污染的湿地和土壤,并提供科研经费支持。这样的支持力度,在亚洲都屈指可数。万吉尔兴奋地说:“辰山植物园独一无二的大规模试验场地,让我们找到了能吸收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最佳植物种类或组合。我们向上海推荐了适宜栽种的植物,它们能让这座城市变得更美好、更有趣。” 在万吉尔的努力下,2018年,辰山植物园和蒙特利尔植物生物学研究所签订了《植物修复应用研究联合项目合作备忘录》,进一步深化了两市的科研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了植物修复基础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发展。为此,万吉尔获颁2020年度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该奖项旨在鼓励和表彰对上海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对外交流等作出突出贡献的外籍人士。 “对于有着近2500万人口的上海来说,拥有一座像辰山植物园这样的植物园是十分必要的,每年有100多万人次游客会来参观。我们一生中超过80%的时间都待在室内,所以需要接触自然的机会,养宠物、做园艺、住酒店时付高价选择山景房或海景房,都是‘亲生命性’的体现,也就是说人类具有热爱生命、亲近自然的天性。”万吉尔说,“上海的管理者也明白这一点,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市民与大自然接触,将上海打造为一座绿色城市。如今,这里已成为一座宜居的城市,拥有很多公园、树木和灌木。”让人与植物的联系更紧密,这正是万吉尔此生最想做的事。 “老外讲故事”第二季 《海外员工看中国》 百集融媒体产品…

Read More

【布拉格时报】苏米赛:很感谢中国帮我们修建铁路,中老铁路对加快中老经济走廊建设有重要意义 | 老外讲故事·海外员工看中国㊵

继去年《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百集融媒体产品,境内外播放量突破16亿之后,“老外讲故事”迎来第二季——《海外员工看中国》。 100位不同国度的海外员工,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讲述自己在中国央企和上海企业海外分公司的见闻,讲述他们眼中的中国。 第40期邀请的是来自老挝的苏米赛,他为中铁二局老挝分公司工作。 《老外讲故事·海外员工看中国》第40期 姓名:苏米赛 国籍:老挝 职业:中铁二局老挝分公司外文翻译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通车,中国昆明到老挝万象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长。中老铁路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 今年24岁的老挝人苏米赛在中铁二局老挝分公司工作,是一名外文翻译,这个Z世代年轻人,工作、生活都与中老铁路紧紧联系在一起。   在中国留学时对高铁印象非常深刻 苏米赛毕业于云南财经大学。在中国留学时,他不仅喜欢学习中文,也喜欢到各地游览,去过云南大理和丽江,令他印象深刻的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热情的中国人民,“在中国留学,我结交了很多朋友,也通过他们更多地去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 。也是在留学期间,苏米赛第一次接触到中国高铁,“它的快速、舒适,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一个偶然的机会,苏米赛在招聘平台上看到中铁二局老挝分公司的招聘信息,就应聘成为了一名实习生。小伙子开朗乐观,勤奋好学,追求新鲜感,能吃苦耐劳,同事们对他的评价都很不错。 由于在中国接触过高铁,且学习过中文,在中铁二局老挝分公司工作,苏米赛得心应手。今年6月,他结束实习,正式成为公司一员,这让他本人及其父母都很高兴,“这份工作我很满意,公司提供的条件也很好。我记得当时大学毕业,我跟父母说公司要给我转正,他们听到后很支持我到中铁二局上班,他们为我感到骄傲。”   中老铁路密切了两国之间各种交流 在一家中国企业工作,中国同事的勤奋、宽容、大方、善良,给苏米赛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觉得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很好,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很遵守规矩,就像中国有句古语‘无规矩不成方圆’说的那样。”公司每一位同事都充分尊重老挝,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在建造铁路的同时还经常帮助老挝人民,这一切也让苏米赛很感动,“他们去帮助贫困人群,帮助他们平整土地,修路架桥,筑坝抢险,中国企业通过这些善举在当地得到了认同。” 苏米赛由衷地说:“我们都很感谢中国帮助我们修建铁路。老挝以前是没有铁路的,现在我们拥有了和中国一模一样的铁路;以前我们出行很困难,要花很多时间,现在我们乘坐动车很方便。大家都很喜欢去坐动车,动车车站几乎成了网红打卡点。”   在苏米赛看来,中老铁路促进了铁路沿线的旅游、农业等资源的开发和城市化建设,密切了中老两国经济社会和人文合作交流,对加快中老经济走廊建设,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铁二局老挝分公司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员工们在中秋节一起吃月饼,春节一起包饺子,非常温馨。作为年轻人,苏米赛很喜欢中国产的手机等电子产品,“中国的技术越来越先进,同样也是高性价比的代名词”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