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时报】广东最大养殖平台“恒燚一号”落户湛江

在湛江海事部门海巡船和拖轮的协助下,广东最大养殖平台“恒燚一号”4月8日搭乘驳船“黄船030”轮安全进港,并抵达东海岛西南侧现代化海洋牧场规划区域进行安放。 4月8日,海巡船护航“恒燚一号”顺利安放。刘枭 摄 据了解,“恒燚一号”总长101米,总宽47.5米,总高27.5米,总养殖水体6万立方米,比之前已落户湛江的“海威2号”养殖平台大1倍,成为目前广东省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深海养殖平台。该平台主体为长方体结构,分为6个独立的1万立方米的养殖水体,形成金鲳鱼、章红鱼、鮸鱼等养殖鱼种的成鱼养殖产业基地。若全用于养殖金鲳鱼,年均产值规模0.72亿元(人民币,下同),若全用于养殖章红鱼,年均产值规模1.35亿元。 据悉,“恒燚一号”是半潜锚泊柱稳式养殖平台,基础功能主要包括自动沉浮升降、绿色能源供给、人员居住休闲、陆海远程通信等,配备饲料智能精准投喂、养殖鱼群监控识别、养殖环境感知、养殖光控等智能化养殖系统。可同时开展6种不同阶段、不同鱼种、不同工艺的养殖科研和生产任务,日常作业基本实现“零碳”绿色,有助于提升海洋、环境和产业的承载力。(中新网 梁盛 谢晓琳 蔡丹)

【布拉格时报】广东今年计划营造红树林2600公顷

据广东省林业局4月10日消息,2024年广东计划营造红树林2600公顷,修复现有红树林1200公顷。 目前,广东共有红树林地面积1.1万公顷,是中国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的省份,共有红树植物18科24属27种,是红树林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2023年广东完成红树林营造约1300公顷,修复现有红树林约2100公顷,新增国际重要湿地2处、国家重要湿地1处、省级重要湿地9处,建成小微湿地建设示范点15处。 位于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部的金牛岛红树林片区。(资料图 广东省林业局 供图) 作为中国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持续开展红树林生态修复,着力打造金牛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强化一线巡护力量,扎实开展日常巡护,引入GIS(地理信息系统)+无人机+高分卫星影像智慧监管技术,提升智慧化监管水平。 据介绍,广东推动建立省级红树林造林奖励“指标池”,探索打通生态修复成果反哺地市建设发展的路径。该省还积极支持红树林生态产业发展,探索红树林种植和渔业养殖耦合模式,因地制宜打造“红树林+生态养殖”“红树林+生态旅游”“红树林+碳汇交易”等红树林特色产业。 广东省林业局表示,广东将重点在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内开展红树林营造,依托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和湛江“红树林之城”等平台和资源优势,积极建设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立珠三角——粤东粤西红树林异地修复合作机制。(中新网 程景伟)

【布拉格时报】广东出台14条措施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据广东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4月11日消息,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相关文件,提出了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14条措施。 广东提出,支持企业和各类机构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扩大“湾区标准”和“湾区认证”项目范围,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和检测认证规则衔接。支持专业机构拓展内外贸检测认证资质范围和服务领域,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提供检测认证等技术服务。 同时,广东将落实不当干预市场行为问题整改机制,促进内外贸资源要素顺畅流动。推进内外资公平竞争,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适用各项政策措施。 广东提出,落实“粤贸全国”计划,每年举办或参与200场左右展会,助力内外贸企业打通内销渠道。办好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打造线上线下常态化采供对接服务平台,促进加工贸易企业出口转内销。鼓励国内商贸企业与外贸企业开展订单直采、供需对接。 此外,广东将支持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重点展会,提升成交实效。优化“粤贸全球”专项计划,每年组织或参与300场境外展,支持企业出海抓订单拓市场。(中新社 程景伟)

【布拉格时报】广交会观察:中国外贸企业拓展“一带一路”市场

第135届广交会正在广州举行,来自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拥抱中国经济,寻找交易机会。随着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热度不断攀升,中国外贸企业借助本届广交会,继续拓展“一带一路”市场。 4月15日,广东广州,第135届广交会展馆内客流如织。中新社记者陈楚红摄 成立于1956年的广州轻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轻出公司”),是中国第一代外贸企业,该公司从首届广交会参展至今,从未缺席。在当前国际分工已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之下,轻出公司从最初出口为主变为进口、出口、内贸三条赛道齐头并进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商。 “我们近年来推进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的贸易业务,进出口增量大部分来自以上区域,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进口农产品已成为公司进口规模最大的单类项目。”轻出公司副总经理翟辉说。 在本届广交会上,轻出公司与印尼长友集团已达成合作意向。翟辉告诉记者,轻出公司将协助印尼长友集团对其旗下的卖场进行焕新升级,包括提供整体设计、道具和灯光等商品和服务。 “广交会这个平台非常重要,从这里我们结识了很多老客户,有的合作了几十年。今年不少老客户过来后现场下订单,希望通过本届广交会寻找更多的进出口合作方。”翟辉说。 广州市虎头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虎头电池”)是广交会的“老朋友”,年销售干电池超60亿只,年外贸额超4亿美元,产品主要销往非洲、中东、美洲、欧洲及东南亚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虎头电池海外销售总监吴艳介绍,公司拥有“555”“虎头”等电池品牌,干电池主要市场是非洲和中东地区,其中“虎头”电池已成为非洲第一品牌,在尼日利亚、坦桑尼亚等国家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 图为广州市虎头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广交会展位增设实景沙盘,动态展示一体化能源应用方案。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本届广交会上,虎头电池在工商业储能项目产品展示中,增设了实景沙盘,动态展示一体化能源应用方案。吴艳告诉记者,今年公司新推出家庭储能和工商业储能产品,希望能够将其销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首次参加广交会的广州触沃电子有限公司(简称“触沃公司”),今年携带新一代工控一体机亮相,该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制造、智能控制等相关行业。 触沃公司营销总监吴优介绍,公司的海外市场包括柬埔寨、巴基斯坦、泰国等,本届广交会已有来自非洲的客户前来问询,希望争取到更多的海外市场,形成新的外贸增长点。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白明表示,广交会是展示中国品牌形象和扩大影响力的重要平台,很多境外客商到广交会寻找合作机会,尤其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采购商比较多,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发展空间将越来越大。(中新社 孙秋霞)

【布拉格时报】“东莞港—泰国林查班”水果快线正式启航

据东莞港务集团4月17日消息,专为进口水果打造的班轮水果快线“东莞港—泰国林查班”航线近日正式启航。该航线前期计划投放1艘集装箱船,从泰国林查班启航仅需3.5天即可抵达东莞港,预计4月底5月初开始加密班次安排东莞—泰国点对点周班航线。 “东莞港—泰国林查班”水果快线正式启航。图为靠泊东莞港的“XH DOLPHIN”轮。东莞港务集团 供图 该航线整船舱位1028TEU,为全球首艘改造全冷链集装箱船,改造期间突破了舱内通风、电容增加、碳排放控制等技术难点,可承接东莞、泰国往返干、冷货物。 据悉,自2023年东莞港开始开展进口水果业务以来,截至目前已顺利操作来自新西兰、澳大利亚、智利、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的水果,并成为华南地区首个集散一体化操作进口水果的港口。 东莞港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东莞港—泰国林查班”班轮水果快线的开通也为东莞与泰国的经贸往来进一步营造了更加便利的贸易与营商环境。下一步,将完善布局海外直航航线,保障进口水果的通关效率,助力华南进口水果商降低物流成本、缩短运输时间,将泰国榴莲、智利车厘子、西梅等优质进口水果更便捷地引入市场、送上市民的餐桌。(中新网 许青青 李纯)

【布拉格时报】2023年广东口岸茶叶出口量4600多吨 乌龙茶出口量最大

2024春季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4月18日在广州举行。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副会长张黎明在会上介绍称,2023年广东口岸茶叶出口量达4612.8吨,出口金额6143万美元;广东茶叶出口量最大的是乌龙茶。 2024春季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18日在广州举行。广州茶博会 供图 据介绍,2023年广东省茶园面积158.1万亩,同比增长6.0%;全省干茶产量17.7万吨,同比增长9.8%,亩均产量111.7公斤。广东省农业信息监测数据显示,广东以产乌龙茶、绿茶为主,占全省干茶产量85%。 广东茶叶除了在产区消化一部分外,主要流通交易以珠三角地区为主,占48.0%。2023年,广东茶省外销量同比增长19.8%。销售模式仍以传统销售方式为主,其中自营专卖店的销量占总销量的35%,与此同时,电商销售规模逐步扩大,同比增长17%。 广东口岸茶叶出口量4612.8吨,位列全国第十一;出口金额6143万美元,位列全国第八。广东还是全国最大的普洱茶销售市场,2023年广东口岸普洱茶出口703吨,同比增长44.5%,可见普洱茶无论在内销或是出口表现都很强势。 另一方面,该年度经广东进口的茶叶量4550.8吨,进口额2132.2万美元。进口量最多的是红茶,占比达84%,表明广东红茶市场仍具较大发展潜力。 张黎明表示,2024年广东春茶采摘季,大部分茶区的气候条件理想,雨水均匀、气温适宜以及生产、管理技术升级,广东春茶的茶叶品质、产量均有明显提升,“部分产茶区反映,今年茶青产量涨幅有望突破20%。早春茶销售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销售情况良好。” 2024春季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将于5月16至19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行。(中新网 王华 伍艳玲)

【布拉格时报】“中国罗非鱼之都”广东茂名举办罗非鱼全球推介会

“中国罗非鱼之都”广东茂名市4月13日举办罗非鱼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罗非鱼全球推介会,来自中国各地罗非鱼产业相关负责人、专家学者及海内外采购商代表约250人参会。 4月13日,茂名罗非鱼全球推介会与会代表在展厅参观。梁盛 摄 据了解,茂名是世界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基地,构建了罗非鱼种苗选育、养殖、加工、销售、研发等全产业链条。目前,茂名市罗非鱼养殖面积超26万亩、产量26.22万吨,约占广东省罗非鱼养殖总产量1/3、中国的1/7、全球的1/12,产业综合总产值近百亿元(人民币,下同)。茂名还是中国最大的罗非鱼出口加工基地,年出口量约10万吨,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货值超20亿元。 4月13日,采购商在展厅了解罗非鱼加工产品情况。梁盛 摄 在活动现场,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通过详细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分析了当前罗非鱼产业发展现状及2024年罗非鱼生产与贸易走势,提出罗非鱼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参会的以色列帕咖切公司总经理Avi表示,该公司一直与茂名罗非鱼供应企业保持着稳定、持久的合作。他在活动现场看到了一条条鲜活的罗非鱼,见到了琳琅满目的罗非鱼加工产品,也品尝到了罗非鱼预制菜,感到很惊喜,回味无穷。茂名罗非鱼具有庞大的生产规模和出色的品质,他对未来的合作充满信心。 茂名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小慧表示,绿色健康标准化养殖是茂名罗非鱼好品质的保障。近年来,茂名以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引导养殖户开展生产,不断推广池塘标准化养殖、尾水生态化综合治理等绿色健康养殖技术,从源头保障罗非鱼餐桌上的安全,构建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标准、产销协调、多业融合的罗非鱼产业布局,让茂名罗非鱼走进千家万户、游上全球餐桌。(中新网 梁盛)

【布拉格时报】广东英德举办归国华侨文化艺术沙龙 茶文化与归侨文化交融发展

春日的茶园绿意融融、生机勃勃,“汇聚侨心侨力激发侨村活力赋能‘百千万工程’”——英德市英红镇归国华侨文化艺术沙龙暨春茶品鉴会4月12日在广东清远英德市英红镇红卫社区的茶园内举行。 英德市英红镇归国华侨文化艺术沙龙。王小卡 摄 据介绍,英德市是广东最大的红茶产区,有“中国红茶之乡”的美誉。在英德红茶的发展历程中,华侨茶场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归侨侨眷也通过种茶走上致富之路。英红镇前身为英红华侨农场,始建于1951年,6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1.3万多名越南归侨侨眷,占当地总人口的76%,是广东省拥有归侨人数最多、国有土地面积最大的侨镇。 游客品尝越南美食。王小卡 摄 当日的活动上,英德市歌舞团带来女声小组唱《茶乡美》和舞蹈《擂茶舞》,英红镇侨联带来舞蹈《侨韵Shalala》和《似是故人来》,英德市侨友会带来舞蹈节目《印尼欢乐舞》等,归侨风情舞蹈引得观众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游客在茶园体验采茶。王小卡 摄 本次活动还设置了采茶比赛、春茶品鉴、归侨美食展览、春日游园打卡等诸多环节,吸引众多周边民众及外来游客参加。尤其是种类繁多的归侨美食,如越南大粽、糍粑、春卷、蜂蛹糕等,吸引了众多民众前来品尝。展现出当地茶文化与归侨文化交融发展的独特魅力。 活动结束后民众快乐留影。王小卡 摄 据英红镇介绍,红卫社区是目前英德市面积最大、平均树龄最长的茶叶连片种植区域,社区超9成人口为越南归侨及侨眷,超8成常住人口从事茶叶相关产业。社区内大小制茶厂35间,年产干茶约1115千斤,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评为第二批广东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红茶专业村。(中新网 许青青 徐旭霖)

【布拉格时报】广东专家研发AI模型 先心病诊断准确率超八成

近年来,“AI+医疗”步入发展快车道,也为心血管病防治带来了新思路。11日至14日,第25届南方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以下简称“南方会”)在广州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广东专家研发AI模型,先心病诊断准确率超80%。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荆志成介绍,在人工智能运用领域上,医院根据先心病CT影像特点,对多个算法模型进行了个体化适配和优化,并基于4000余例先心病CT数据,初步完成了17种先心病的CT图像智能建模和诊断模型,准确率达八成以上,与本单位的初级医师相当,正在部署成可方便使用的软件,未来有望推广至基层单位。 此外,该院还建立了复杂先心病的单病种数据库,并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建立了多个病种的预后预测模型,部分模型已踏进前瞻性研究阶段,有望很快投入临床应用。 会议期间,主办方还发布了《卵圆孔未闭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卵圆孔未闭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是应于婴儿出生后自然闭合的心脏通道未能合上形成的疾病,人群发生率约20%—34%。近年来,国内外众多专业学术团体逐渐达成共识:对诊断为卵圆孔未闭,并经详细评估后未发现其他病因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经导管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可降低卒中复发风险。 基于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组织专家制定了《卵圆孔未闭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明确了卵圆孔未闭相关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筛查和诊断流程、治疗目标和疗效评价体系。 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余学清表示,希望借助南方会这个平台,汇聚国内外同行力量,推动心血管病学科的创新发展,为全球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案。(中新网 蔡敏婕 张蓝溪 张玲玲)

【布拉格时报】广东普宁富美青年英歌队将赴泰国演出

记者4月15日从广东揭阳普宁获悉,应泰国叻丕府市政厅、春武里府旧罔县市政厅和曼谷中国文化中心邀请,4月30日至5月4日,普宁市富美青年英歌队将赴泰国演出。 据悉,富美青年英歌队将在泰国首都曼谷、叻丕府以及春武里府旧罔县三地开展文化交流。其间,富美青年英歌队还将与泰国英歌队合体,共同进行巡游和表演。此次中泰英歌合体街头巡游表演为历史上首次,将以文化走亲、英歌走亲的形式开启中泰文化交流新篇章。 据介绍,此次将赴泰国演出的普宁市富美青年英歌队就来自普宁市里湖镇富美村,该村自古便有传习英歌的传统。富美青年英歌队成立于1998年,现有队员80人,日常表演人数为50人,年龄均为14岁-30岁。 自普宁英歌在网络上走红以来,普宁英歌队就多次走出普宁、走向全国乃至海外,普宁英歌影响力进一步跃升。富美青年英歌队是普宁快板英歌之一,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注重创新改革。舞蹈以威武雄壮、豪放粗犷、刚劲雄浑闻名遐迩,融舞蹈艺术、南拳套路、戏曲演技于一体,表演场面恢宏、阵势多样、套路多变、气势磅礴。(中新网 方伟彬 罗凯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