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时报】湛江吴川:千年水潆潆 文脉贯古今

image030 scaled - 【布拉格时报】湛江吴川:千年水潆潆 文脉贯古今

霞街村是一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村落,因千年古水道而生。郭龙碧 摄

 

清晨,阳光洒落在吴阳镇霞街村,为青石板路镀上一层金光。穿城而过的古水道倒映着天光云影悠悠流淌。微风轻拂,水面泛起层层涟漪。岸边古建筑依水而建,错落有致,与古水道相映成趣,让人仿佛置身一幅动人的水墨画中。

吴阳古水道是鉴江水系支流之一,被列入“肇雷古驿道线路”,是南粤古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吴阳围绕古水道修复和改善水生态环境、增加滨水服务设施,提升河岸两岸绿化,打造彰显本土文化的全省知名文旅胜地,让千年古水道重焕光彩。

孕育粤西唯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粤西唯一状元故里吴阳镇,地处吴川市西南部,东临浩瀚的南海,西依蜿蜒的鉴江,守望着鉴江出海口。81平方公里的土地平坦开阔,其间河网如织,水系发达,纵横交错的河道与田野在此和谐相融,构成一幅人文与生态交织的奇秀画卷。吴川古八景,吴阳占其六,风光旖旎,引人入胜。

吴阳古水道曾是吴阳镇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对于推动这座粤西地区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发展,曾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古水道两岸,目光所及皆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碧瓦朱檐间流露出无尽的历史韵味。

古往今来,一代代吴川人在水道边建立家园,利用水道运输货物,对外交流。古水道犹如一条灿烂的“金线”,串联起一代代吴川人的记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兴起,古水道的交通贸易逐渐衰落,古水道也因疏于管理而逐渐淤塞、污染。为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吴阳镇着力推进疏江工作,乡贤、村民纷纷积极捐资,让家门口这条承载着浓厚乡愁的蜿蜒河流重现生机。

吴阳古水道全长约4公里。修复工程起于镇区的上郭村,东接粤西状元林召棠家乡霞街村的霞江,通向芷寮古港。2017年,吴阳古水道霞街段疏江工程开工,全面按古村文化特色来设计和打造,不仅注重恢复水道的原貌,更致力于提升水道的功能性和生态性。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采用了传统的修复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法,既保留了古水道的历史韵味,又增强了其防洪排涝、生态修复等能力。其中霞街段全长2.4公里,已于2019年修复完成,中街至上郭段全长约1.6公里,目前正在修复中。

悠悠古水道串联千载文脉

如今沿古水道而行,一路上水清、岸绿、景美,两旁粤西唯一状元林召棠故居、极浦亭、吴川学宫、南城门等历史文化遗迹星罗棋布。

建于1931年的中山纪念堂,建筑高10.55米,宽度11.4米,长16.3米,堪称湛江地区历史建筑的“瑰宝”之一。

继续前行,邂逅始建于元代至正九年的吴川学宫,这里曾是清代状元林召棠等人求学问道之地。

走过学宫,便来到了霞街村。林召棠的长子林心彝亲书“状元”二字的牌坊,矗立在林召棠纪念馆前。极具岭南风味的纪念馆里陈设着状元墨宝、应试试卷以及林则徐等名人到访的题词碑刻。

不远处的林氏大宗前立着两根已有180多年历史的功名桅杆。桅杆上所刻的葫芦和金钱样式,展现出林召棠的状元身份。两根功名桅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吴川人踏上好学求知之路。

林氏大宗前,古水道流水潺潺,从典雅古朴的极浦亭下经过,蓝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屋檐上精致的雕花让人移不开目光。该亭始建于南宋淳祐年间,曾为解元李凌云隐居讲学之所。在古代,极浦亭前曾是海湾,每当夕阳西下,数百艘渔船云集亭前,卖鱼沽酒,击棹讴歌,壮丽的渔归画卷被清版县志记载为吴川八景之一,名为“极浦渔归”。

极浦亭下,村民三五成群,不远处的状元桥上游人如织。当前吴阳镇正围绕古水道,聚力打造一条乡村特色文化旅游风光带,激活吴阳文化古镇丰富的旅游资源。(南方日报 林日清 吴东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