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乐高站台上的主题装置已经搭建完毕 来源/陈梦泽 摄(下同) 再过两天,第七届进博会将在“四叶草”开幕。目前,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内的搭建布展也进入最后的冲刺时间。摆放展品、调试设备、打扫展位、排练走场……昨天是进博会开幕前的最后一天布展时间,在六大展区均已完成主体结构搭建的基础上,参展商们正抓紧时间完善展陈,期待以最佳形象亮相盛会。与此同时,一批首发新品也提前剧透,把参观者的期待值拉满了。 万人共创、万里奔赴,新老朋友秀出风采 走进消费品展区,乐高集团为本届进博会打造的主题装置“释放玩乐超能力”已经搭建完毕。这座4.75米高的装置,由超过30万颗乐高积木颗粒拼搭而成,集结了上万名儿童的创意,再经由乐高集团嘉兴工厂模型生产部和乐高专业认证拼砌大师设计和共创,用时1800个小时,成为了乐高集团参展以来参与共创人数最多的主题装置。 “这已经是我第七次参与进博会上的乐高主题装置搭建了。每一次的创意搭建,都像是一次探索新知的奇妙旅程。”乐高专业认证拼砌大师侯唯唯告诉记者,今年8月,三辆大篷车从上海出发,用两个月的时间走到全国18个城市的小朋友身边,邀请他们在拼搭中发挥想象力,然后把作品收集起来,带到了进博展台。“我带着孩子们搭建的主题沙盘叫作‘与自然共生’,展现的是他们对城市与自然的创想。” 既有熟门熟路的老朋友,也有首次相见的新朋友。迈巴赫奢侈品公司(MAYBACH Icons of Luxury)CEO沃夫冈·特伦昨天中午12点从迪拜飞抵上海,顾不上倒时差,也来不及看看城市街景,16点就出现在了自家的展台,脱下西装和同事一起布展。 挂上皮质夹克、羽绒背心,摆好不同款式和颜色的男女包袋,一对纪念版的银质香槟杯擦了又擦,上面的迈巴赫品牌徽标十分精致。“我们带来了笔、皮具、服装、包袋、马具、鞋履,还有手套、帽子等配饰,希望能够获得中国消费者的喜爱。” 为什么要亲自上阵布置展台?沃夫冈·特伦说,首次亮相非常重要,必须好好准备,争取精彩亮相。“这是我们第一次来参加进博会,也是第一次在中国参加展会。而对于我本人来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上海。”三个“第一次”,背后是“新朋友”对中国大市场的憧憬和期待。 首发新品提前亮相,延续“进博故事” 碳中和、核心技术、数智生活、新质生产力……走进装备展区,一条条“硬核”语录出现在展台上,凸显科技、工业、环保三大主题。 在霍尼韦尔的展区,年年都要排队体验的“飞机驾驶舱”又一次被搬到了现场。昨天下午,工作人员正在调试这款飞行模拟器,因为“资深网红”又搭载了新功能。“本届进博会上,霍尼韦尔带来了新型地面预警(SURF-A)软件的中国首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它能够帮助飞行员第一时间识别跑道危险,避免可能发生的致命事故,并增强飞行员在滑行、起飞和着陆期间的情景感知能力。 在首次设立的新材料专区,连续七年参展进博会的“百年玻璃大咖”德国肖特集团的展台已经布置完成,几位工作人员拿着抹布,细心擦拭着展柜,不留一丝印记。展台上,只有一片指甲盖大小,像头发丝一样薄的玻璃,是今年的首展产品。旁边的产品说明显示,这是一款搭载着肖特玻璃的即用型生物芯片,红细胞和抗体可以被“打印”在玻璃微列阵上,最多可以搭载132个样本,堪称近在“指”尺的生物芯片实验室。 “前两天我们还担心台风会影响户外展区,幸好做了多处加固,检查下来完好无损。”在汽车展区的米其林展台,以“米其林奇遇号”为主题的布展已经全面完成,展示从道路到天空乃至太空的创新科技。曾在展前对接会上“剧透”的“月球探测车免充气轮胎”露出真容,曾在第六届进博会上展示的63%可持续材料轮胎,则升级到了71%可持续材料轮胎,成为米其林进博会“可持续故事”的延续。 新民晚报记者 张钰芸
【布拉格时报】第七届进博会新闻中心开放运营,服务近3800位中外媒体记者
图说:第七届进博会新闻中心今天开放运营 来源/陈梦泽 摄(下同)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沪举办。今天,设置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A0办公楼1-3层的进博会新闻中心对中外媒体记者开放,较往届提前一天开放运营,持续运营到11月10日进博会闭幕。 新技术赋能 今年有近3800位中外媒体记者注册报名采访进博会,超过了上一届进博会。上午9时许,进博会新闻中心对外开放运营,不少中外媒体记者陆续来到这里。 “小新,你能介绍一下新闻中心吗?”“没问题,如果你觉得我讲得不够,还可以请我的朋友‘小闻’来补充。”10时许,人形机器人“小新”“小闻”和机器狗“铁蛋”携手“上岗”,引来不少围观。进博会期间,他们将出现在新闻中心一楼综合咨询台、二楼媒体公共工作区,为中外媒体记者提供语言交流、信息咨询、智能引导、互动体验等服务。 除了机器人,今年新闻中心还积极运用裸眼3D、AR等前沿科技,用科技和创新赋能。在展陈布设方面,引入了AIGC艺术作品、AR增强现实互动、VR全景体验、数字油画、3D视觉展等新技术新样式,既焕新艺术表现,又有人机互动体验。 步入新闻中心二楼,迎面就能看到200寸超巨幅屏幕,这是今年创新推出的数字画展“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首次将30幅大师画作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现在中外记者面前。新闻中心二楼立柱上还设置了媒体LOGO聚合展示屏,裸眼3D技术更加逼真、立体展示参与进博会报道的中外媒体LOGO,让记者们感受活力满满的“媒体俱乐部”氛围。在公共媒体区设立AI音乐共创专区,引入先进的文生音乐AI技术,记者在工作之余,可以在城市景象围绕的环境中创作属于自己的进博歌曲,并下载成为手机铃声。 增强人文交流 积极打造国际传播和人文交流窗口,围绕上海发展新貌和近年来艺术新作,今年新闻中心还邀请了超过10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参与新闻中心文化展览展演,并通过科技赋能形成更多元、更新颖的沉浸式艺术体验。 新闻中心特设三大主题视觉展,城市IP联动推广,更显“国际范”。一楼大堂IP SHANGHAI 视觉橱窗展设置了“城市天际线+SHANGHAI LET’S MEET”拍照打卡点,9*3.5米高清大屏幕滚动展示由60人创作的近百张不同视角、独具特色的城市地标大片,体现“共创共享”的上海国际传播特色。 二楼环廊IP SHANGHAI城市艺术插画展,集合IP SHANGHAI平台艺术社群国际创作者,推出《嗨!嗨!上海!》(Hi!Hi!Shanghai!)主题城市艺术插画展。中国、法国、德国、荷兰、智利、摩尔多瓦、日本、韩国等8国30位青年艺术创作者,运用手绘、数字绘画、AIGC等创作形式,描绘上海城市新貌、生活热点和城市文脉。 还有IP…
【布拉格时报】中国—捷克经济联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在京召开
11月3日,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与捷克工业和贸易部总司长皮耶哈在京共同主持召开中国—捷克经济联合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捷克驻华大使托姆乔参加会议。 凌激表示,中捷建交75周年来,务实友好合作始终是双边关系的主流。中方愿与捷方加强在贸易、投资、物流运输、新能源、旅游等领域合作,并扩大自捷进口高技术产品和设备及特色商品。欢迎捷方企业积极参加进博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等展会,推介捷优质产品,鼓励两国企业扩大双向投资。 凌激指出,近日,欧委会不顾中欧产业界共同呼吁,就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作出终裁。中方对裁决结果不认同、不接受。捷是欧洲重要的汽车生产国,希望捷方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欧方在中欧电动汽车磋商中展现政治意愿和谈判诚意。 皮耶哈表示,捷主张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中国是捷全球第二大贸易伙伴,捷方高度重视发展对华经贸合作,愿与中方开展新能源汽车合作,同时深化机械设备、农食产品等领域合作,拓展绿色低碳、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合作,共同推动捷中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来源:商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