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时报】广东举办新年医疗惠侨活动 便利广大侨胞线上问诊

1月10日至19日,广东为侨志愿服务专家团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联合开展“远程义诊暖侨心 健康祝福跨山海”——2025新年医疗惠侨活动,为广大海内外侨胞、归侨侨眷提供免费线上问诊咨询服务。 此次义诊专家团队由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10多名医生组成,涵盖医疗健康多个方面,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丰富临床经验。针对海外侨胞远程就医网上注册难等问题,省第二人民医院已升级该院“叮呗医生”互联网医疗系统,支持海外侨胞使用护照号码和已绑定微信的外国手机号在该系统注册登记、远程咨询,海外侨胞远程看病就医更加便捷。 活动为期10天,从1月10日8:00至1月19日17:30(北京时间),侨胞们可登录微信小程序“叮呗医生+”进入涉侨义诊专区,完成注册等手续后即可免费线上问诊咨询。(岳桐)  

【布拉格时报】广东登记在册经营主体突破1900万户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省登记在册经营主体1904.88万户,占中国1/10,较2023年末净增98.19万户,同比增长5.43%,数量稳居全国第一。 从结构上看,企业835.71万户,同比增长7.04%;个体工商户1063.38万户,同比增长4.26%。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比值由2023年的0.76:1提高至0.78:1,全省每千人拥有企业数达66户,“个转企”超1.74万户,进一步推动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巩固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 新质生产力成为企业发展亮点。2024年1至12月,全省新设企业126.75万户,同比增长5.26%,连续6年新设企业数超百万户。全省新设“四新经济”企业52.22万户,占新设企业总量的41.20%。其中,新型能源活动企业增长25.41%,互联网与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增长17.27%,新型生活性服务活动企业增长10.58%,有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民营经济主体凸显引擎作用。截至2024年底,全省登记在册民营经济主体总量达1837.87万户,同比增长5.34%,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48%。其中,民营企业774.49万户、个体工商户1063.38万户,同比分别增长6.86%和4.26%。 广东是经济大省,也是外贸外资大省。截至2024年底,全省登记在册外商投资企业21.51万户,同比增长8.04%,占全国1/4,位居全国第一。2024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53万户,同比增长19.13%,新设数量创五年新高。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球外资企业投资优选地,大湾区内地九市登记在册外商投资企业19.98万户,占全省外商投资企业的92.89%,其中港澳投资企业占比超59.45%。(“今日广东”侨刊乡讯国际供稿中心 宾红霞)

【布拉格时报】请到广东过大年,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文旅消费券等你来!

广东省新闻办1月9日下午举行“请到广东过大年”新闻发布会。作为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广东春节期间将推出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开展“博物馆里过大年”超1000场陈列展览活动、约200场迎春特展和约400场新春活动,推出“非遗贺新春”、粤剧“过年睇大戏”等近1000场主题活动,开展1000场非遗进景区、文艺进景区活动。还将面向来粤游客及本省居民发放800万元的文旅消费券,诚邀广大海内外朋友到广东过大年。 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初步预测,2024年全省接待游客8.5亿人次,旅游收入超1万亿元,增速均超过10%,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广东旅游业正日益成为新的重要增长极。   继续擦亮“广州过年 花城看花”城市品牌 今年大年初一,广州市将继续在白鹅潭隆重举办春节烟花汇演,带来45分钟的视觉盛宴,同时配套推出“美食烟花航班”,将看烟花、游珠江、品美食融入一张船票,一次行程多种体验。春节期间广州还将举行多场灯会。南沙区将举办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灯会,灯会占地870亩,主游线路超过3公里,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灯组最多、展期最长、参与城市最多的“超级灯会”。此外,我们还有越秀区的广府庙会,荔湾区的新春灯会、从化区的百狮大巡游、白云区的非遗咏春展演等多种活动供您选择,努力为市民营造浓厚节日氛围。 今年广州市各区的迎春花市不仅有传承,更有创新。比如,越秀区西湖花市除了有广府醒狮、花神颂表演外,还新推出了花神巡游、花仙子快闪等互动体验项目。荔湾区以水上花市为核心,联动传统花市、广州花卉博览园、岭南花卉市场,打造“水秀花香”品牌。广州市儿童公园举办儿童花市,多家儿童品牌入驻,打造主题故事系列活动。白云山将举办梅花、桃花赏花活动,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举办梅花节,云溪植物园举办春花节,花都七溪地举办樱花节,邀请游客朋友们体验漫步山水间、一步一芬芳的奇妙意境。 “食在广州”,广州市民游客准备了专属消费福利,涵盖吃住行游购娱方方面面。即日起至春节,每天上午10点发放“食在广州”餐饮消费券,累计金额超3000万元,可在银联云闪付和指定活动银行App领取。在游客集聚的花市、灯会、游船码头等线下场景,还有专场消费券定点投放。“2025全国网上年货节”广州专场活动推出“广州好礼”榜单,联合各大电商平台带来让利惠民的多重促销福利。 汕头:精心策划超1000场文旅活动 大年初二晚8点,汕头市将在内海湾举办“巳巳如意 美美至汕”迎新春大型焰火晚会,燃放规模、阵线长度、焰火规格均为国内之最。科技感十足的天幕焰火秀,将呈现“紫藤瀑布”“七彩祥云”“蓝色焰火”等震撼效果。23.3公里的内海湾范围设20多个点位同时燃放,一湾两岸抬头即可赏到烟花,呈现“满城烟花”的绚丽美景。 潮汕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农历正月是潮汕民俗活动最集中、最热烈的时间段。今年,汕头市将在“潮人精神家园”小公园举办新春文化庙会、国际元宵灯会,六区一县也将组织系列民俗活动,如月浦赛大猪、盐灶游拖神、樟林游火帝、南澳鱼灯赛会等。正月初三下午,将在有260多年历史的潮南东里古寨举办春节“英歌宴”,市民游客可观赏刚健的英歌舞、品尝美味的英歌餐,寓意新一年福气满满、健健康康。还能在民俗活动上看到扛标旗、担花篮、敲锣鼓等表演,以及蜈蚣舞、麒麟舞、鳌鱼舞、双咬鹅舞、骆驼舞等10多种“非遗”动物舞蹈。 潮汕菜是最好的中华料理,也是汕头闻名海内外的特色“文旅IP”。最近,汕头牛肉丸上了网络热搜,“牛肉含量须超9成”成为全国最高标准,也是汕头美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代表。此外,卤鹅、蚝烙、海鲜生腌、潮汕粿品等100多项非遗美食将让寻味的游客大饱口福、不虚此行。 佛山:打造“福喜”文旅IP沉浸式体验感 1月9日晚,佛山将举办“巳巳如意·请到佛山过大年”春节文旅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发布2025年佛山“福喜”文旅IP旅游精品路线,组织700多项丰富多彩的春节文旅活动。 从1月9日晚开始,佛山将在禅城举行古镇灯会,持续到正月十五。禅城快子路的挥春、南海西樵山的登高、顺德容桂的饮灯酒、高明塘肚村的行神礼、三水白坭的烧番塔以及传承五百年、闻名海内外的行通济等一场场极具特色的年俗活动将陆续举办。 春节期间,禅城王借岗的树树樱花、南海里水的水上花市、顺德陈村的十里花街、高明荷城的盈香花海、三水白坭的七彩花田欢迎各方来客游园赏花。第二届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以“最初的湾区”为主题,4条游线串联95个艺术项目。《广东千古情》大型剧场展现广东千年文化的历史脉搏,和美术馆、有为馆、飞鸿馆、国艺影视城等文艺景点将成为火热的打卡点。 佛山是著名的世界美食之都。春节期间,顺德陈村将举办岭南美食年味嘉年华,顺德区以“美食之都 寻味顺德”为主题,对92家金凤凰餐厅、42种风味小吃以及各大餐饮名店推出的促销优惠活动,进行全面整合推广。高明更合举办角仔民俗文化节。禅城的酝扎蹄、南海的仙庙烧鸡、顺德的均安蒸猪、高明的濑粉宴、三水的臭屁醋等极具佛山特色的美食能让游客大饱口福、味蕾绽放。 到中山感受“人间烟火气,湾区好生活”…

Read More

【布拉格时报】向新而行 活力迸发——从广东看二〇二四中国经济热词

1月2日,《人民日报》发布了一组2024中国经济热词。新质生产力、民营经济促进法、一揽子增量政策、“两重”、“两新”、人工智能+、低空经济……这组中国经济热词,同样是广东经济发展的折射与写照,也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南方日报记者就此深入采访了有关专家和行业人士,探寻广东改革发展密码。 热词1       新质生产力        产业科技互促双强 “新”广东加速发展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摆脱传统发展模式、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是应对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由之路。 回望2024年,广东聚力打造“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不断畅通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一个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新”广东正加速走来。 向塔尖进军,华为麒麟高端芯片实现自主规模应用,体外膜肺氧合系统、高端核磁共振设备、高端手术机器人等打破国外垄断;向空天探索,“广东造”火箭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大疆无人机畅销全球;向深海挺进,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建成入列,冷泉生态系统、深海科考中心加快建设…… 在广东,一大批面向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的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新质生产力转化落地为实实在在的新产业,为产业现代化打开未来空间。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需要科技创新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和基础研究平台等多方的协力加持,广东为各类新技术、新业态的研究提供最好的“测试场”。 以大湾区国创中心为主平台,广东正搭建集“有组织科研+有组织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科创枢纽,核心总部4个直属创新平台已引进、集聚创新团队超600人,4家省内分中心聚焦区域产业需求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不仅有科技出新,更有产业“出题”。一大批科技领军企业如中流砥柱,引领核心软件攻关等重大科技工程:华为鸿蒙等国产软硬件形成自主生态并规模化装机应用,比亚迪以刀片电池等核心技术突破,连续两年夺得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技术上十几年如一日的厚积薄发,才让比亚迪迎来了市场发展的拐点。我们一定要在技术攻坚这条路上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才能掌握发展主动权。”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说。 如今,广东约90%的科研机构、90%的科研人员、90%的研发经费、90%的发明专利申请都来源于企业。科技与产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闯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新路子。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2024年,广东财政专门安排39.4亿元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及产业基础再造等工作。目前,广东累计推动超4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8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 面向未来,广东聚焦前沿领域,前瞻布局一批重大重点项目。2024年10月施行的《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更是以立法形式为今后科技创新发展谋篇布局。 “推动产业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建设制造强省,关键在于能否解放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否彻底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打造新优势,增强新动能。”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表示,广东必须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着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围绕全过程生态链发力,广东将力争经过5年左右,实现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涌现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3%左右,初步建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热词2…

Read More

【布拉格时报】2025年 “温暖迎春 · 共庆中国年” 留捷学子新春联欢会纪实

2025年“温暖迎春·共庆中国年”留捷学子新春联欢会于1月12日在布拉格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中国驻捷克大使馆和捷克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共同举办。来自布拉格、布尔诺、奥斯特拉发、奥洛穆茨、布杰约维采等地的中国留学生、学者和教师代表,以及中资企业的特邀代表近百人齐聚中国驻捷克大使馆,共庆新春佳节。 联欢会由使馆教育事务负责人蒋宇鹏主持。 活动开场,冯飚大使向全体与会人员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冯大使在致辞中提到,党和政府始终关心广大海外学子的成长与发展,鼓励在捷留学人员继承和发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并将个人梦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 在冯飚大使致辞后,查理大学的李宛松同学代表留学生发言。她回顾2024年学联在使馆支持下举办的新春联欢会、秋游活动及“平安留学”讲座等,并特别感谢使馆每逢佳节,不忘我们这些海外学子,发放慰问礼包给大家,今年又邀大家来大使馆过年,使大家感受祖国的温暖。她表示留捷学子将不辜负冯大使的关怀与期望,在蛇年努力进取,以优异的学业成绩回报祖国。 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使整场活动进入高潮。留学生们以舞蹈、歌曲、诗朗诵和武术表演等多种形式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由布杰约维采商业技术学院孔子课堂的老师们表演的国风古典舞蹈,以优雅的舞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再现了中华传统诗词的意境之美,令人仿佛置身灯火辉映的元宵佳节。 颜格以动人的歌声带来了《大鱼》,悠扬的旋律和深情的演绎,将观众带入梦幻般的音乐海洋中,让人感受到追寻梦想的勇气与希望。 李美珊用捷克语朗诵了李白的经典诗作《春日游罗敷潭》,诗句与异国语言的融合展现了中华诗词的跨文化魅力,焕发出独特的美感。 苑马腾飞深情演绎了这首改编自叶芝诗歌的经典歌曲《当你老了》,以抒情的旋律和真挚的情感唤起了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 布杰约维采商业技术学院孔子课堂的老师再次登场,以刚柔并济、形神兼备的中华武术和川剧变脸,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与美感。表演结束后,老师们也向观众讲述了在捷克推广中华文化的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以及教学过程中觉得有趣和感动的故事。 张景岳以细腻的嗓音演唱了《红豆》这首经典情歌,寄托着对故乡和亲友的思念,深深触动了在场观众的心弦。在演唱结束后,张景岳也向大家分享了捷克语中的一些有趣现象和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感悟。 侯龙芳用单簧管演奏了捷克经典《小奏鸣曲》,并与夏商周合作了爱国歌曲《我爱你,中国》,一曲怀念青春,一曲表达爱国情怀,展现了中捷文化的交融。 演奏之后,颜格再次登台,用温暖人心的歌声演唱了《异乡人》,引发了大家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在联欢会最后,颜格、苑马腾飞和张景岳带领全场观众合唱《恭喜发财》这首喜庆洋溢的歌曲,为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活动还特别设置了三轮抽奖环节,大使馆精心准备的“温暖迎春”慰问包为学子们带来了节日的喜悦。冯飚大使亲自为蛇年出生的留学生代表发放慰问包,并与大家合影留念,让现场洋溢着浓浓的温情。 活动结束后,参加活动的旅捷学子,纷纷畅谈参加新春联欢活动的体会和感受。很多留学生是第一次离开家乡,在国外过年。来自奥斯特拉发技术大学的留学生刘家铭同学说,在大使馆参加新春联欢使我真切地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和来自祖国的关怀。他表示要将这份温暖与激励,化作学业进步、追求卓越的动力。 捷克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戴波说,今年的新春联欢会不同于往年的是我们特邀了10家在捷中资企业的老总、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等出席此次联欢活动,期间各中资企业负责人介绍各自企业和用人需求,留学生与企业面对面对接、交流。我们学联希望通过此种创新的形式把更多的优秀留捷学人推荐给中资企业实习和就业。祝愿大家新年快乐,学业有成,生活幸福,蛇年吉祥! 来源:捷克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  

【布拉格时报】广东举办新年医疗惠侨线上义诊活动

1月10日至19日,广东为侨志愿服务专家团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联合开展“远程义诊暖侨心 健康祝福跨山海”——2025新年医疗惠侨活动,为广大海内外侨胞、归侨侨眷提供免费线上问诊咨询服务。此次义诊专家团队由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10多名医生组成,涵盖医疗健康多个方面,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丰富临床经验。针对海外侨胞远程就医网上注册难等问题,省第二人民医院已升级该院“叮呗医生”互联网医疗系统,支持海外侨胞使用护照号码和已绑定微信的外国手机号在该系统注册登记、远程咨询,海外侨胞远程看病就医更加便捷。活动为期10天,从1月10日8:00至1月19日17:30(北京时间),侨胞们可登录微信小程序“叮呗医生+”进入涉侨义诊专区,完成注册等手续后即可免费线上问诊咨询。具体流程说明步骤一:微信扫码或长按小程序码进入涉侨义诊专区步骤二:授权登录进入小程序义诊专区,需先授权登录。如果账号未绑定就诊人信息,请按照系统提示完善用户就诊人信息,以便后续使用。步骤三:选择问诊类型与医生进入小程序义诊专区后,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问诊类型和医生。步骤四:提交问诊需求选择医生进行咨询后,填写相关的问诊信息并提交问诊需求。提交后,选择进入问诊,耐心等待医生接诊。问诊过程中,用户可以发送文字、图片、语音或视频与医生交流。步骤五:访问“问诊记录”如医生未能及时接诊,可以先退出小程序。后续可通过进入“问诊记录”查看并继续问诊。注意事项1、急、危重症患者请勿使用互联网诊疗服务。2、部分医生利用空闲时间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且存在时差原因,侨胞发起问诊后,医生可能无法马上接诊,请患者耐心等待或届时查看问诊记录。来源:岳桐

【布拉格时报】2025“浙里有爱 侨贺新春”春节慰问活动在捷克隆重举行

2025 年1月11日,捷克首都布拉格沉浸在一片温暖与喜悦之中,由中国驻捷克大使馆、浙江省侨办、浙江省侨联、捷克浙江籍侨团联盟、捷克青田同乡会联合主办的“浙里有爱 侨贺新春”春节慰侨活动(捷克站)在此盛大举行。尽管冬日的布拉格寒意袭人,但活动现场却充满了热烈而温馨的氛围,让每一位旅捷侨胞的心中都涌动着暖流。 据悉:此次活动分发的三百份贺新春节日礼包专程从国内运往捷克,这些精心准备的礼包中,装满了浙江知名糕点、小吃,还有寓意吉祥的春节对联、精美的窗花以及喜庆的灯笼等礼品,每一件都承载着祖国对海外侨胞的深情厚谊。同时,浙江籍侨团联盟也贴心地准备了三百份青田糖糕、面条等特色礼包,一同分发给旅捷侨胞,让他们在异国他乡也能品尝到家乡的美味,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和深深的获得感。 中国驻捷克大使馆冯飚大使亲临现场指导,为活动增添了更多的庄重与温暖。使馆彭卫主任和朱金鑫领事等领导一同参加了活动。 捷克青田同乡会执行会长张利海主持了本次活动并致辞。他首先对大使馆给予此次活动的大力支持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浙江省侨办、浙江省侨联等部门为这次活动所付出的努力致以崇高的敬意。 张利海会长介绍道,浙江省侨办和浙江省侨联对“浙里有爱”这个活动极为重视。去年端午节时,省侨办、省侨联就召集了海外 20 多个国家的负责人召开线上座谈会,深入部署和交流活动计划、举办形式等重要内容。12 月初,又再次召开总结会议,省侨联胡慧雷副主席、省委统战部侨务处王少雷处长等多位领导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指示。他们要求精心组织好每一场活动,集思广益,从多角度、多维度、多渠道把海外侨胞团结起来、凝聚起来。通过“一次活动、一封家书、一份礼盒、一次拜访”等创新形式,不断丰富“浙里有爱”活动的载体和内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民间交往,讲好中国故事、浙江故事。 最后,他感谢了旅捷各侨团以及华文媒体对此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冯飚大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他首先带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热烈祝贺春节申遗成功。他指出,这一成果意味着春节这一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正真正走出中国,迈向世界舞台,让全球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他代表中国驻捷克大使馆,向广大旅捷侨胞致以最诚挚、最美好的祝福与问候,让旅捷侨胞们在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来自祖国的温暖与关怀。 回顾2024年,中捷关系发展成果斐然。冯飚大使强调,中捷两国无论是民间交流,还是官方往来,都日益频繁、不断深化。其中,去年开通的直航,就是两国友好合作的生动体现,极大地方便了两国民众的往来与交流。他满怀期待地表示,希望今年能够再多开一条直航航线,进一步拉近两国之间的距离,为中捷友好往来搭建更便捷的桥梁。冯飚大使衷心祝愿中捷关系在未来能够越来越好,携手共创更多的合作成果,也真诚希望旅捷侨胞们在捷克的生活蒸蒸日上、幸福美满。 冯飚大使还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咱们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努力都是弥足珍贵的”。他借此激励广大旅捷侨胞,要充分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积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当中,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作出积极贡献,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最后,冯飚大使对为此次活动付出辛勤努力的各方表示了衷心感谢。他特别提到了浙江省侨办、浙江省侨联、中国驻捷克大使馆、捷克浙江籍侨团联盟等主办单位。以及捷克青田同乡会、捷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捷克华人华侨青年联合总会等给予的大力支持。同时,他着重感谢了为此次活动提供礼包、暖心包的浙江籍侨团以及旅捷侨团,称赞每份礼包都饱含着党和国家对旅捷侨胞的深切关怀与节日祝福。 在讲话的结尾,冯飚大使深情地祝愿大家蛇年吉祥、合家欢乐。这简单而温暖的祝福,承载着对旅捷侨胞们最美好的期许,也让现场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捷克青田同乡会 秘书长张文华宣读了来自家乡的家书。 家书如下: 冯飚大使为第一位旅捷侨胞分发第一份礼包,为活动拉开了帷幕。…

Read More

【布拉格时报】岭南画派纪念馆再现杨之光近70载从艺历程

“借道寻法——‘杨之光艺术研究’从出版回归展览的实验场域”展12月18日在广州岭南画派纪念馆开幕。该展在《杨之光艺术研究》付梓出版之际,将书籍上的“线性呈现”转化为展览的“立体化呈现”。 图为展览展出的《一辈子第一回》(草图)吸引参观者。 陈楚红 摄 该展在《前言》中认为,杨之光既是20世纪上半期岭南画派新国画理念和教育的受惠者,同时也是新中国学院式中国画教学体系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在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新风貌的形成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近70载的从艺历程,交汇了岭南画派、“徐悲鸿-蒋兆和”体系及新中国新国画的演进线索,融汇了百年来的“新国画”艺术精神,是建构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审美范式的大家。 据介绍,岭南画派纪念馆经过数年的资料挖掘和细化分类工作,精选梳理出包括杨之光的作品、创作草图、日记、学习及教学笔记、各个时期照片等近4000项图片资料,并整理出30多万字的文案,数易其稿,编成厚重的《杨之光艺术研究》专集。 本次展览便是由此专集转化而成,分为《变革水墨:从“彩墨”到“没骨”》《海纳百川:从“造像”到“叙事”》《转益多师:从“画派”到“学院”》《借道寻法:从“文献”到“作品”》四大章节。 展览现场。陈楚红 摄 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李劲堃表示,对杨之光的研究,不仅是对20世纪现代水墨人物画风格演变和学院式中国画教学体系构建过程的考察,同时也是对近百年来广东艺术家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进程中所作的历史贡献的重要界定。 据悉,岭南画派纪念馆建成于1991年。30余年来,岭南画派纪念馆珍藏、保存和建立了诸多海内外岭南名家的作品、手稿、图象、文献等“艺术档案”,承载着纪念二十世纪高擎“国画改革”大旗、发出“艺术革命”先声的岭南画派这段重要的历史记忆。2023年2月该馆被列入“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中新网  许青青)

【布拉格时报】极地考察亲历者:跋涉40年,我们为何要去极地?

2024年11月初,由中国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从广州正式出征,开启为期近7个月的科考征程。 同样是11月,40年前中国首次派出南极考察队,开启了我国的探极之路。 40年来,我们从对两极一无所知,到7座极地考察站拔地而起;从人力肩扛,到船、站、车、飞机机械化立体考察…… “考察站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了,越冬期间可以保障每人一间房,恒温20多摄氏度,24小时可以通电话连接互联网。”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考察站管理中心副主任王焘介绍。 今年年初,在被喻为“最后的海洋”的罗斯海旁,中国第5座南极科考站秦岭站建成。它形如南十字星,在深入南极洲的罗斯海东侧边缘恩克斯堡岛上,银灰色的顶棚熠熠生辉。王焘曾带领团队完成了秦岭站地下基础建设任务。 40个冬夏一路走来,中国极地工作如何实现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值极地考察40周年之际,记者专访了王焘等3名极地考察亲历者,从他们的讲述中,一窥中国极地考察的历程。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年初,中国高校首艘具备极地破冰能力的“中山大学极地”号科考船完成了改造升级,成为了全球技术领先的极地科考船。 2024年,“中山大学极地”号开展了中国高校自主组织的首次北冰洋科考活动。中山大学极地研究中心供图 从冬驶向夏,在“最后的海洋”旁建站 当北半球慢慢步入寒冬时,南极洲便开始了短暂的夏季。 科考队往往从中国的冬日起航,当科考船跨越赤道进入南半球后,冬天就变成了夏天。对于前往南极作业的科考人员来说,12月、1月是最好的黄金季节。 12月11日,卸货中的南极考察队员吸引了企鹅前来“围观”。新华社发 从2022年底至2023年初,在这“黄金”的两个多月中,王焘带领团队,在罗斯海附近,完成了秦岭站的地下基础建设任务。 罗斯海,这里保存了地球最后一块完整的海洋生态系统,是科学家们开展南极科学研究的理想之地。 秦岭站,这座5000多平方米的一体式现代化建筑的建成,不仅体现了中国在南极工程建设的实力,还填补了中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站空白。 回忆这次任务,王焘用“争分夺秒”来形容它,“我带着队员到秦岭站建设场址后,就立马开始卸物资,连续作业5天,每天只休息两三个小时。卸完物资后,每天的平均作业时间在十四五个小时,一刻都不敢懈怠。” 地下基础建设,是整座秦岭站扎稳南极的根基。从带队出发,到在南极现场顶着十几级大风作业,王焘和他的队员从未想过“完不成”这三个字。“对于秦岭站的重要性,大家都有清醒的认知。”王焘说。 2月6日拍摄的中国南极秦岭站。新华社发 考察站,是极地科考的重要基础。 1985年2月,作为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在漫天大雪中举行落成典礼。它的建成,填补了中国科学发展的一项空白,标志着中国极地考察事业自此开创,为中国和平利用南极奠定了良好基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