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上海生活了多久?” “是刚到中国!” “哦—— 那么,你是一下飞机, 拖着行李箱就赶过来了?” 丝绒幕布前,聚光灯下,用英语说脱口秀的Norah故意夸张地停顿,笑得弯起眼睛,语气表情仿佛都在说—— 哇哦,原来是忠粉啊! 台下互动的观众,被她表演的情绪感染,也发出哄堂大笑。“这样的观众,在我们的演出中经常遇见。”脱口秀演员Norah告诉我们。 Norah本名杨梦琦(见下图),是中国知名的多语种脱口秀演员。 2021年,她在上海创立了多语种脱口秀俱乐部SpicyComedy——是上海唯一的一家,可能也是中国唯一的一家。 有一名香港观众观看过她的演出后,把“在SpicyComedy看一场英语脱口秀”写入一本香港旅游指南,作为去上海必做的几件事之一。 SpicyComedy的演出场地在新天地,200张小椅子排得满满当当。购票小程序显示,周末的票早在周中就已经售罄。来看演出的,游客、本地外籍居民、有留学经历或对英文脱口秀好奇的人,各占1/3。 他们听台上的Norah用自己熟悉的语言——英语,讲述着自己可能不一定熟悉的感受。 “2017年,我第一次在美国说英语脱口秀。演出结束后,一对老年夫妻来找我。他们说,听了我的脱口秀,才知道中国和媒体报道中的完全不一样。”Norah回忆。 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外在中国旅游、生活。Norah针对这些观众群体,设计了一些新的段子,比如中国人准备了满满一桌子款待客人,却谦虚地说“这些都是家常菜”——因为中国人好客、爱面子。 看到英国游客,演出中会顺势问,来中国旅游计划学中文吗?也会问加拿大人,知道中国人春节吃什么吗? 起初定位“讲一些有趣段子”的Norah,开始有意识引导观众,在欢声笑语中幽默地讨论不同国家的文化。小时候,她想当外交官,如今用另外一种形式承担了“民间外交”的使命。 在上海,英语脱口秀最早在一个非常小的圈子里流行。2011年,澳大利亚人科廷在上海的一家酒吧里创立了喜剧俱乐部Kung Fu Komedy,场地很小,只能容纳100人。从小学外语、有过留学经历的Norah因为爱说话、喜欢搞笑,尝试过几次之后就“入行”了。 K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