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essor Lou Yongqi, dean of the College of Design and Innovation at Tongji University and the leader of the urban…
【布拉格时报】From Smoke Stacks to Smart Solutions
Lu Chun, general manager of Shibei High-tech Group, said closely integrated with new productive forces, the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Innovation…
【布拉格时报】An Oasis in Urban Life
The urban renewal of the Dongjiadu area in Shanghai’s downtown Huangpu District creates a true dialogue between history and modernity.
【布拉格时报】Old Streets New Stories
Huo Bai, a resident who has lived on Yuyuan Road for over 60 years, said the renewal of Yuyuan Road…
【布拉格时报】River Stories Retold
Where 1930s science meets 21st-century design! The iconic Henry Lester Institute is now a hub for art-tech innovation. Stroll the waterfront,…
【布拉格时报】广州“波罗诞”庙会:千年“海丝”见证 非遗融古焕新
位于广州黄埔区的南海神庙正在举行“波罗诞”千年庙会(以下简称“庙会”)。连日来,已有数以万计的市民和游客来这里逛庙祈福,领略千年的“海丝文化”魅力。 南海神庙是中国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波罗诞”又称“南海神诞”,是为纪念南海神祝融生日设立的庙会,于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也是岭南地区最古老、最具影响力的民俗盛会之一。 3月12日,“波罗诞”千年庙会迎来“正诞日”。“五子朝王”历来是“波罗诞”的核心仪式,民间传说中,南海神祝融有5个儿子,均以“案”字为名。自明代开始,在“正诞日”,身穿盛装的十五乡村民抬着“五案”神像,送至南海神庙中庭,向南海神祝寿,称为“五子朝王”。 3月12日,广州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正诞日”现场。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今年的庙会,自3月10日至14日,为期五天。“波罗诞”千年庙会融古通今,汇聚近百项特色活动,既保留“祭海祈福”“五子朝王”等传统仪式,又融入非遗集市、艺术交流等创新元素。 庙会里,贵州独山县民族歌舞剧生动地展现独山布依族、苗族的民俗文化与历史传承,将黔南风情引入岭南大地。非遗传承人在现场展示应景的波罗鸡、波罗粽等制作技艺,更让游客们赞叹不已。 “我制作的波罗鸡十分旺销,购买者不仅有本地市民,还有许多是国外游客。”波罗鸡非遗传承人张丽添接受中新社采访时介绍,每一只波罗鸡都需要经过黏泥、倒模、绘色等繁琐的工序组装而成。 张丽添说,波罗鸡里面既没有菠萝也没有鸡,它是“波罗诞”特有的工艺吉祥物,用粤语的“鸡”谐音“吉”,寓意吉祥如意。 3月10日,广东广州,波罗鸡工艺品吸引市民。 张璐 摄 “波罗粽是‘波罗诞’期间包的粽子,寓意团圆和谐。我现在每天都卖1万多个波罗粽,预计今年可以卖大约5万个。”波罗粽制作技艺传承人陈玉彩称,今年的品种最为丰富,有红豆沙、五花肉、蛋黄、五谷杂粮等十几个品种,既有传统口味,也有创新口味。 “波罗粽要用明火煲煮8小时,煮至粽叶、馅料融为一体,口感才会香、滑、嫩。”陈玉彩表示:“希望逛庙会的游客都来品尝波罗粽,体验传统美食和‘海丝文化’的魅力。”(中新社 张璐)
【布拉格时报】广州造“智车之城” 累计已开放智驾测试道路1298条
广州是中国重要汽车生产基地之一,拥有10家整车制造企业和1200多家汽车零部件和贸易企业,并已基本形成完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连日来,广州市组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媒体调研活动,据介绍,该市汽车产业正加速向智能化转型,全市累计开放智驾测试道路已达1298条。 广州汽车产业链基础扎实,已具备以整车制造为核心、零部件企业聚集的完整产业链。分别位于城市东部、南部和北部的三大汽车产业集群,年产值均超千亿元(人民币,下同)。目前,广州汽车产业基本形成涵盖整车生产、三电(电池、电机、电控)以及电池关键材料等完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 在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方面,广州集聚了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百度阿波罗等中国内地头部自动驾驶公司,和高新兴、中海达、海格通信等一批智慧交通领域头部企业以及如祺出行、文远粤行等新兴出行平台。其中,总部在广州的文远知行、小马智行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据了解,广州发布了中国内地首宗面向L4及以上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运营的高精度地图审图号,截至2024年,全市累计开放测试道路1298条,累计单向里程2499.83公里,其中,南沙、黄埔、花都、海珠区已全域开放,并开放南沙港、东新高速等10条高快速道路。该市共发放427张测试牌照,道路测试累计总里程超2330万公里,示范应用累计总里程554.47万公里。先后在南沙、花都、黄埔3个区开展混行试点,共投入65辆车辆开展示范运营。广汽集团还入围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准入与上路通行试点。 此外,广州整车企业加快布局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AI等新兴领域,广汽集团发布飞行汽车品牌GOVY、人形机器人GoMate,小鹏汇天推出全球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收到意向订单超4000台,小鹏Iron人形机器人已参与P7+车型的组建组装。 广州市政府官员表示,该市全力推动整车企业向新能源化、智能化、国际化转型,推动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打造世界级“智车之城”。(中新网 王华 肖晴)
【布拉格时报】240小时过境免签3个月 广州白云机场口岸入境客流激增
中国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已满3个月,据广州市白云区政府3月18日消息,广州白云机场口岸入境旅客明显增长,并带动广州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 2024年12月17日起,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10天)。至今年3月17日,该政策实施已满3个月。 近日,阿联酋航空EK7435、新加坡航空SQ850等国际航班相继抵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口岸入境大厅短时间内迎来千余名来自亚洲、欧洲、美洲的各国旅客。广州白云边检站移民管理警察分别用英语、法语、阿拉伯语等语言为外籍旅客提供指引,并快速审核办理240小时过境免签手续。 据广州白云边检站统计,截至17日10时,白云机场口岸共有超4700名旅客享受到政策便利,较政策优化前的72/144小时过境免签入境人数,环比增长75%,同比增长62%。口岸申请过境免签来源国前三位分别为俄罗斯、美国、英国。 免签政策的优化不仅激发各国旅客“经广来华”深度游的热情,还带动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仅今年1月,广州接待入境过夜游客达37.88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73亿美元,经济辐射效应明显。(中新社 王华 周亚君)
【布拉格时报】广东外贸运输活跃用电量猛增 中欧班列成外贸新亮点
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3月20日消息,今年前两个月,广东省交通和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用电量平均同比增长超14%,反映出广东外贸运输活跃,尤其是中欧班列对中国企业“出海”带动作用明显。 南方电网广东东莞南区供电局工作人员走进邮政速递东莞分公司了解其用电需求,并为企业检查设备组件运行情况。(资料图,广东电网公司供图) 数据显示,今年前两月,广州南沙港及白云国际机场、汕头广澳港、江门北站、东莞常平站等涉及对外贸易运输的港口、航空枢纽及铁路站点用电量1.07亿千瓦时,外贸运输枢纽站点及整个行业用电量均呈正增长。 粤港澳大湾区中欧班列迅猛发展,成为广东外贸新亮点。位于广东东莞松山湖的邮政速递东莞分公司是广东省内首批参与中欧班列运营的企业,负责粤港澳大湾区中欧班列的国际邮件和跨境电商包裹的运输,日处理量最高可达30万件。邮政速递相关负责人称,“随着数字贸易港的推进,邮政速递的业务量将会进一步增长,物流处理量大量增加在用电需求上也有所表现。” 距离东莞常平站60多公里外的南沙港是华南地区重要的综合性枢纽港区,南沙港的中欧班列开通后,整体上,物流出口至同一目的地的时间比传统海运压缩60%以上。 据了解,在广东中欧班列中,家电、手机、新能源汽车及跨境电商货物凭着货值高、更新快的优势,走出一条差异化竞争道路。 据悉,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持续提升供电服务,为外贸、外资企业创造更好的用电营商环境,满足外贸企业对高标准电力服务的需求,并为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帮助企业节约成本。(中新社 王华 沈甸)
【布拉格时报】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香港优势进一步巩固
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3月20日在英国和中国同时发布的“第3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显示,顶级金融中心排名稳定,香港优势进一步巩固,中国内地12个金融中心评分全部上升。 该指数从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声誉等方面对全球主要金融中心进行了评价和排名,共有119个金融中心进入本期榜单。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为: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旧金山、芝加哥、洛杉矶、上海、深圳、首尔。 本期排名前十的金融中心除法兰克福下降1名被首尔取代之外,其余9个金融中心的排名较上期没有变化,反映出顶级金融中心整体格局进一步稳定。香港继上期超越新加坡后,本期再次保持全球第三,且与新加坡的评分差距由上期的2分扩大至本期10分,与排名第二的伦敦差距仅为2分,这得益于国际金融从业人员对香港的调查问卷评分大幅提升。 中国内地12个金融中心评分全部上升,但有4个金融中心排名出现下降,分别是北京、青岛、大连和天津。上海、深圳、广州和成都排名不变,分别排名全球第8、9、34和39。杭州、南京、武汉和西安排名有所上升,其中,杭州排名上升9位,也是亚洲金融中心中升幅最大的金融中心。 GFCI还对115个金融中心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进行评估,排名前二十的金融中心城市中,中美各占六席。其中,深圳排名保持不变,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纽约和伦敦。香港排名再次上升5位,目前已排名全球第四。广州排名较上期上升3位,粤港澳大湾区已有三座金融中心城市进入前二十名。(中新社 索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