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布拉格时报】 向世界更好地介绍中共二十大 “红厅论坛:读懂中国共产党二十大”主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红厅论坛:读懂中国共产党二十大”主题研讨会2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红色大厅举行。来自近80个国家的驻华使节代表、智库专家、媒体记者等围绕中共二十大精神展开研讨交流。   11月2日,“红厅论坛:读懂中国共产党二十大”主题研讨会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红色大厅举行。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理事长曲青山在致辞中表示,中共二十大回顾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科学擘画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目标和大政方针,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要通过智库研讨形式,为国际社会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和理论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提供交流互鉴的平台,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民、了解中国共产党。 新华通讯社社长、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主任傅华在致辞中表示,中共二十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也为世界读懂中国提供了思想窗口和精神标识。读懂中共二十大,要读懂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自信自立的鲜明品格、胸怀天下的宽广情怀。新华社将不断加强对外话语创新,更加“亲切”“地道”地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新时代故事,当好融通中外的“连心桥”。 新华通讯社总编辑、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吕岩松主持开幕式。   11月2日,“红厅论坛:读懂中国共产党二十大”主题研讨会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红色大厅举行。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本次研讨会分为“关键在党”“中国式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个议题,来自国内外的17名专家学者、媒体记者代表作了发言并同与会者交流。大家认为,中国共产党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力量,亿万人民的衷心爱戴和支持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底气;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将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为他国发展提供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基石,可以与世界各种文化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本次主题研讨会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新华通讯社联合主办,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来源: 新华网

【布拉格时报】河北石家庄至捷克俄斯特拉发国际货运航线开通

一架搭载进口药品的货运飞机25日降落在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当日,该航班将搭载电子商品、服装、机械配件等货品再次起飞,目的地是捷克俄斯特拉发。至此,河北省石家庄市至捷克俄斯特拉发国际货运航线开通,同时实现石家庄药品进口口岸的首单业务。 据介绍,石家庄至捷克俄斯特拉发航线由乌兹别克斯坦航空公司执飞,航线执行初期为每周2班。 俄斯特拉发是捷克的第三大城市。该航线的开通为中国外贸企业搭建起联通欧洲的空中通道,也搭建了中国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运的空中新通道。 近年来,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以服务京津冀,辐射亚洲,通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为目标,逐步构建了面向蒙俄(蒙古国、俄罗斯)、北美、日韩、东南亚—澳新(澳大利亚、新西兰)、南亚—西亚—非洲,以及中亚—欧洲—南美洲的航空物流网。 来源:中新社

【布拉格时报】旅捷侨领陈金妹应邀参加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由中国商务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简称中国—中东欧博览会暨消博会)、第21届中国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浙洽会)于6月8日—12日在中国宁波成功举办,来自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2.5万名境内外嘉宾、客商云集宁波,开展经贸洽谈和人文交流等多项活动,旅捷侨领陈金妹应邀参加多项活动。 今年起,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正式更名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并升格为国家级涉外机制性展会。首届中国—中东欧博览会暨消博会、第21届浙洽会以“深化开放合作、携手互利共赢”为主题,先后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论坛等20余项会议论坛、经贸洽谈、贸易展览、人文交流四大板块重要活动和30余项领导会见中外嘉宾活动。 在活动期间举行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论坛(主论坛)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发表主旨演讲。胡春华副总理指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启动以来,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特别是贸易、投资、基础设施等合作成效显著,对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互利共赢、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中方愿同中东欧国家共同努力,加强发展战略和规划对接,扩大贸易往来,深化投资和产能合作,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提升务实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胡春华副总理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把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方将继续缩减负面清单,推动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农业全方位对外开放,加快制定外商投资法配套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扩大优质商品和服务进口,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欢迎中东欧各国企业与中国企业一道,抓住时机,深挖潜力,把双方合作推向更高水平。 “17+1”:朋友圈越来越大 在今年的国家馆区域一角,新搭建的希腊馆格外引人关注。今年4月,希腊成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正式成员,“16+1”升级为“17+1”。“这充分说明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合作已超越了简单的地理范畴,成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跨区域平台,得到了欧洲国家的关注、支持和响应。” 从传统贸易到全面合作 除了琳琅满目的各类酒品、有机健康的农副产品外,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国家馆中,高新科技产品也逐渐成为主角。 6月8日,陈金妹会长与欧洲华商考察团特意来到捷克国家馆,捷克国家馆开设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一架轻型飞机在展区被不少采购商、个人买家围观询价。 据了解,这架飞机生产商为捷克领航者飞机公司。2017年,中国卓尔集团收购了该公司,并已在中国布局设立生产线扩大轻型飞机的产量。卓尔集团表示:“捷克有着很好的工业基础,以前这家公司每年能生产通用航空飞机30余架。打开中国市场后,生产规模有望继续扩大。” 展会期间,陈金妹会长一行还参观了保加利亚的迎宾机器人、匈牙利的工业智能家居项目…还特意品尝奥地馆奥地利总理访华时品牌红酒。。在国家馆展区对比前几年举行的中东欧国家商品展,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产品升级”趋势明显。 旅捷妇联 供稿